电书摊

telebookstall

没有剑的剑客,没有书的书摊
telegram

情與慾

忒勒马科斯和尤卡里斯的告别

我雖然年齡不小,卻經常喜歡哭。小時候被家長罵哭,在鼻涕和眼淚流盡後,心中仍然委屈,最後連哭也哭不出來,只得哽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我依然容易哭泣,因為對家人或者對世界有一種愧疚。即使有時候奮起,做堅強的模樣,也只是為了下一次痛苦積蓄眼淚。或在自己房間裡哭,或在被子中哭,或在湖裡面哭。當哭泣的時候,只剩自己,只剩心中抑制不住的情感。這或許是原始風俗為什麼對心臟很在意的原因吧!

我小時候不喜歡聽喇叭(唢呐),那時喜歡參加婚禮,不喜歡參加葬禮。我們這邊說紅事、白事多一點。那是因為紅事有糖吃,而且一定會有拔絲。更重要的原因是,我總感覺白事時吃的是死人的肉。一有人死了,我們就去吃大席,總感覺這樣。而且靈堂前擺的貢品更讓我感覺自己好想吃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在出殯的前一天晚上,以前我們會用蘆葦紮成很長很長的兩條火龍(小時候只記得很長很長),幾十口子人抬著,點著火往村頭的十字路口走。在路口會將半桶類似餃子一樣的東西倒在地上。有一次,一人在製作這種祭品的時候問我吃嗎,我哪敢吃。而多年以後,我卻沒有了這種噁心的感覺。只記得辦喪事的喇叭。

百鳥朝鳳固然好聽,可這種作品只在紅事上吹。紅事,可謂有人歡喜有人愁。比如暗戀新人的對象可能會不喜歡,找不到媳婦的人可能也不喜歡,等等。但如果是白事,即使仇家也會有一種悲傷吧。紅事上不僅吹白鳥朝鳳,還吹很多比較歡快的曲子。但是白事上的曲子卻很少。在我印象裡,就有兩種經常用的調子,非常簡單的節奏。等到送殯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出來看。有些年歲的人都會有些感慨,而上了年歲的人都會抹一抹眼淚,尤其是一些婦女、老媽媽。周圍人一定對這位死者議論一下,這一輩子他活得怎麼樣。一聽送殯喇叭響,長吁短歎心酸痛。

莎士比亞曾說,我們一出生,便為來到這群醜的舞台而哭泣。我很喜歡這句話,群醜所以哭泣,而哭泣本身不是一種情感的體現嗎?哭泣本身體現人內心中存在的另一大力量,以對抗群醜的力量。慾望並非邪惡,只不過沒有情的慾望往往像不能轉向的帆船,最終擱淺在海岸上。我的生活漂浮在慾望之中,或沉醉於性,或貪戀虛榮,或口腹之慾。這個世界因為人性中的各種慾望的溢出變得醜惡、難以生存。這並非是慾望的過錯,正如水之就下,沒有羅盤的船迷失方向,失去支撐的高山滾石。慾望好比渴望歸家的遊子,不過只有永恆的鄉愁。所謂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情在另一個維度發現了永恆,連慾望都為之暢然。從這種意義上舊國舊都,望之暢然。

情是不是慾望的一種?慾望就像未歸家的遊子,而情卻希望保持這種狀態,如同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最廣義的慾我想在於達到另一種滿足的狀態。當這種滿足的狀態等於 "慾" 本身的時候,或許這就是極限了吧!

我看人們比較喜歡談慾望,都知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但對於情好像關注不夠。我個人認為這樣容易墮落,所以想通過談談哭泣來讓人回憶那種感覺。

情與慾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