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书摊

telebookstall

没有剑的剑客,没有书的书摊
telegram

社交媒體時代的謠言與欺騙

叔本華曾說,不要讓自己的頭腦成為別人思想的跑馬場。

謠言存在的普遍性#

金瓶梅

資訊接受模式古今對比#

在資訊相對匱乏的古代,人無非讀過一些諸子百家,金瓶梅之類的書。大多有名有姓,以儒家經典為多。但在資訊爆炸的今天,除了這些書籍,還有各種新聞、說說、推文、公眾號,包括本攤這種短文形式。在叔本華時代,我們還能看清楚,腦子裡有幾匹馬,以至於觀察十分入微,所以大多把別人的思想理解,內化。而現代,每天充斥著一段段小觀點的大腦,仿佛變成了老鼠窩,密密麻麻,漫山遍野。

謠言的普遍性#

的確,在社交媒體時代,說話的人變多了。而且引發的謠言也確實不少。比如推特上傳最近要宣布光刻機信息一樣,當然謠言瞬間就不攻而破。被 fake news 忽悠,一方面是信息製造者的原因,還有一方面是信息傳播者。每個人都把自己的觀點投射到信息中去。

破除謠言的一般方法#

但這些都是客體因素,我們無法直接改變。增強個人辨別真假的能力是關鍵。比如 A rise in critical skills for sharing news online 中,提到從對立的兩派中尋求共識。

They cross-check sources and prefer news 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 especially those that are open about any bias.

主流媒體權威的喪失#

但是,我們仍然很容易被帶風向。消息來源是一個很好的習慣,但是即使是主流媒體,也不可靠。或者說,恰恰是主流媒體,關鍵的時候才會不一樣。從林立的派別來看,社會公眾的信任被撕裂。被裹挾其中的我們,反倒成了輿論優勢者不自覺的槍子。
https://shellypalmer.com/

Don't Trust, Verify 的成本#

Don't Trust, Verify。這句話雖然正確描述了主客觀之間的認識先後問題,但是驗證的成本太高了。而且,讓人相信的本質和前提就是灌輸信息,即使你相不相信,它已經在你腦中。而從事實層面說,這就構成了客觀的相信。

從謠言到欺騙#

相信真相的能力#

沒有所謂相信真相的能力,雖然我以前相信有。但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能夠相信虛假信息的原因就是我們自認為自己有能力分辨真假。從客觀主義的角度看,認識是對客體的一種反映,是對自然秩序社會規則的一種理解。這種理解永遠都不會高出客體。

謠言與 “欺騙” 的剝離#

我們總會為自己的相信付出代價,說話的人永遠不會付出代價。
這不僅是事實層面的謠言,而是更深層次的價值觀。
你也許因為我提出的觀點而做出錯誤決定。而我的觀點必然夾雜我的 “私貨”。這就是人類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所帶來的問題。
希特勒於競選期間發表演說
就政治而言,他們的手段便是獲取信任。他們的說辭就像放屁,只是攫取權力的一種手段。而因他們的手段所造成的欺騙後果,只有我們來買單。他們只是揮一揮衣袖,將屁味吹散。

欺騙手段的本質#

此外,以詐騙為例。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欺騙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既遂)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實施欺騙行為一對方(受騙者)產生(或繼續維持)錯認一對方基於錯認處分財產一行為人或第三者取得財產一被害人遭受財產損害。—— 張明楷刑法學

任何一種正常活動都會有一種外在形式,人所能相信的只是外觀而不是一件事物的本質。詐騙就是認識到主客觀認識的規律,所以才能屢屢得手。雖然每個人的認識程度不同,但是防騙意識最高的那個人也會相信一定的外在形式,只不過他們相信的外在形式比較複雜,詐騙難度高而已。

因此,被騙是不可消除的。獲得真實信息永遠都是一場不會停止的博弈。
新華社 (緬北詐騙)

當然詐騙只是騙錢,價值觀的植入更為致命。

如何面對無處不在的欺騙#

反群體#

所以,我才是一個反群體的人。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國外害怕與國人聯繫的原因。反群體,並非反社會之類,而是要控制個體與群體的關係,重新拿回我們對精神的掌控。這比改變群體更容易,也是改變群體前的安身立命之處。
1966 年 9 月 15 日,北京天安門廣場擁護八屆十一中全會決定的遊行

不得不建立和群體之間的 “厚障壁”#

網傳莫言說:“盼你變好的,是父母,怕你太好的,是親戚,想你倒霉的是同事。勸你大度的人,多數沒安好心。教你賺錢的人,多數想賺你錢。”

所以,免受虛假信息侵害,不得不建立和群體之間的 “厚障壁”。不要讓自己成為群體 “思想” 的跑馬場。

不要讓群體成為自身價值的載體#

不要輕信,不要將自己的價值寄託在群體之上,不要讓群體成為自身價值的載體。在社會層面,我們必須依靠群體;但這僅僅是物質關係而已。正如陶淵明所說,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而這也將是新型人與國家關係的起源。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