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從太陽中激發出來,穿越太空進入人眼,波粒二象性的光最終在視網膜上被人所感受......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通過眼睛感受到光,但據《超越生物中心主義》說,除這套明顯的視覺系統外,我們還有另一套不為人知的系統。
秦時明月墨家機關城禁地中,在解幻音寶盒一關時,高月曾回想舊時燕國看星星的場景。在冬日的夜晚,高月獨自凝望無雲的夜空。無論她如何睜大雙眼,也看不見天上的星星。一旁的母親告訴她,閉上眼,用「心」看。之後,群星始現。
和一些思維縝密的人不同,我的世界並非論證而來,而是歸於個人的感覺、好惡。說的好聽是直覺,反之則是臆斷。但,臆斷又怎樣呢?我很喜歡聽的一句是,“so what?"
寫文章,有人認為不能寫散了,要讓人看的懂,一篇文章一件事。目的性之強讓人迷失。也有人認為要適應現代年輕人快節奏的特點,以視頻為主,交互性要強。還有人認為文章不要重複,不要人雲亦云。還有人認為這個是寫手,這個是作者……
以上,我不以為然。其根源在於,文章為誰而作?
猴子與打字機一事,着實讓我的觀點變化。我曾以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如今,文章並非天成,妙手也並非偶得之。“so what” 一詞 26 個字母最慢要敲擊鍵盤多少次?26 的 6 次方。每多一個單詞,其難度就指數級升高。按照該書所述,一句話就需要百萬只猴子敲擊幾十萬億年,大概是宇宙年齡(理論)的幾千倍。文字、文章、信息的產生無法天成,只能人成。我們所創造的信息只是偶然嗎?我越來越不這麼認為。這一切太過巧合,以至於我對此產生質疑。我更注重發於內心的文章,而非邏輯推演的文章。
在物性與人性中,更多人墜入物性。和寫文章一樣,更多人墜入強目的性。更多人僅用眼睛來看世界,而非用心。更多人用死物來看活物...... 這個世界究竟是死是活,因人而異。
我們害怕閉上雙眼,害怕失去光明,而我們注定將失去這層光明。這種光明實則是最大地黑暗。殊不知,在黑暗之中,我們有著更高的視界。太陽雖給予人光明,卻遮蔽了星光。繁星不是對於我們無用,而是我們缺乏到達的能力,而這種能力確是以遠離太陽為前提的,又有誰捨得咫尺的溫暖呢?
其實我說的這些東西,一句話便可摧毀,“so what?”
夏夜難度,然秋分已至,這既是萬物的喪鐘,也是另一知覺的開始。
—— 七月初十立秋前夕雜記August 07,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