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死了!” 尼采如是说。但,真的死了吗?
神的本体#
神究竟是什么?
神的位置#
在个体主义中,我曾戏言,我们本就是神。因为在我们的世界中,只有自我的存在。为什么会认为自己是神?因为主体感。自我意识的存在本就无比自由,而在自我中又没有其他存在,那么自己自然就是最高的存在。所以,我们是神。
但是,本篇所讨论的神,并不是自我,而是客观世界的神。超客观中的神和客观世界没有任何联系,超客观中的神对客观世界没有任何影响。所以神只能是客观世界的神,神必须能够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而神也必然在客观世界之内。
无论神有多少力量,只要神对客观世界施加了影响,那么客观世界也对神施加了影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观察者也被世界观察。所以,神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是客观的,神是符合客观主义的。
神的力量#
神可以没有意志,但神一定要有力量。如果神没有力量,又怎么会被称之为神?掌控太阳的叫日神,掌控月亮的叫月神,掌控大海的叫海神,掌控生死的叫死神……
如果神是存在的,那么神肯定通过某种方式可以影响甚至掌控世界。如果神可以影响世界,那么就一定是存在于客观世界中的实体。神是有物质基础的。只不过这种实体不容易观察,但不意味着不存在,也不可能不存在。
这种力量可能是风的力量、人的力量、太阳的力量、细胞的力量……
正因为有力量,人们才会供奉神灵,没有力量的神灵还能算神灵吗?
神的意志#
神可以思考吗?我不知道。客观主义是从事物的外观考察其结构,所以神有无个人意志并不是客观主义可以确定的。
那我们可以确定什么?
神必然有思维的器官。因为单纯的力量虽然可以被崇拜,但是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神,并不是那种能回应我们的神。所以,神不必然有意志,但神是应该有意志的,尤其对人类社会来说。
如果神有意志,那么问题来了,神和人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神和人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存在,那么这时的神就相当于一个强大的外星文明。神的思维器官可以是一个外星大脑、外星飞船、外星社会…… 如果神是一个强大的非人的存在,它可以是我们的敌人,也可以是我们的朋友;它可以拯救我们,也可以摧毁我们。所以,无论是敌是友,是平等还是不平等,它都不能称作神。因为这时的 “神” 和人是两个不同的存在,我们对神始终有一种怀疑,这个存在为什么会帮我?这种怀疑感本身就决定了,这种神不可以被信仰。或者说这种神和我们所信仰的神不一样。这种怀疑根植于个体主义。
但如果神和人是一体的呢?
如果神和人是一体的,那么人的力量就是神的力量;人的大脑就是神的思维元件。所以,当个体组成群体的时候,有一个群体神就会允许;当群体组成大群体的时候,群体神就会诞生。
意识是可以被解构的,大脑是可以被解构的。我们没必要否认自由意志的存在,因为所有的意志都是客观的。与其说自由意志,不如说客观意志。既然是客观意志,那么我们便可以观察到人类思维更小的单元,同样群体意志也是一种客观意志。就像头脑特工队中,控制小女孩的五种情感单元。
虽然 “群体神” 的概念比较实用,便于理解,但是缺少灵性。灵性不是玄学,而是可能性增加到一定程度的感觉。所以,如果我们把人看作是宇宙、甚至整个客观世界的一个组成元件,那么这个神灵当然是最高级的,也是具有灵性的。此时,就可以说这是唯一的真神。更何况,我们确实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这一点无人可以否认。而这位最全知、最全能、最终极的神,我们就称之为 “客观神”。
神的形象#
神究竟长什么样子?
在神的意志中,我已经阐述,真正的神必然是和人类一体的,也必然是和所有生命一体的,也必然是和整个宇宙一体的,也必然和整个客观世界是一体的。
所以,基督教用人的形象来描绘神灵的形象,这当然没有问题。因为上帝当然可以是人。伊斯兰教拒绝偶像崇拜,不接受把无形的事物形象化,这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神当然是无法形象化的。
但神的形象从来都不是固定的,真正的神没必要限定自己的形象,也不必拒绝使用某种形象。神的形象是丰富的、多元的。神既可以形象,也可抽象。
客观神的诞生#
客观主义不反对任何神的存在,因为反对没有意义。客观神的存在与否,都不是我可以反对的,而是客观世界的规律决定的。
客观神是什么样的呢?
客观神就是我们所处的客观世界。我们可以感受以及不可以感受的世界。我们可以感受的世界,即使是缸中之脑,也是存在的。我们不可以感受的世界,只要不是超客观,也是存在的。可以感受的世界,需要用外观主义来观察、用区分主义来解构;不可以感受的但却存在的世界,可以用保守主义来确定。
客观神从来不是一个停滞的概念,而是随世界万物不断丰满的概念。
既然客观神就是客观世界,为什么还要创造客观神的概念?
客观世界这个概念是冰冷的,而客观神则是鲜活的。区分客观世界和客观神,是从另一个视角看客观世界。以人的思想和身体为例,人的思想寄托在人的身体之上,两者是很紧密的,但是我们还是抽象出了肉体和灵魂的概念。客观神是和客观世界相同的概念,只不过侧重不同。
“我常以为是众生渡化了佛祖。” 客观世界如果没有人信仰,那么它只是客观世界;但是如果有人信仰,客观神便会应运而生。面对众多信仰,客观神最实用的功能是给予所有无信仰者一种信仰,因为相信客观世界的规律本身就是一种信仰。无信仰者本身就是有信者。此外,客观神的概念可以统合吸收各种宗教的客观之处,重新建立宗教与客观世界的联系。
神的价值#
通过论述神的本体,我们得到了客观主义的神灵 —— 客观世界本身 —— 客观神。但神对于人类究竟有什么价值呢?人为什么需要神?我们可以看见的价值又有哪些?
人之所以信奉神灵,是因为神灵可以满足人的需求,进而满足群体的需求。
信仰发自内心,但却不由内心所决定。无论有无教堂、有无宗教,人的信仰都在受环境、周围人的影响。无论是什么信仰,如果没有人告诉我们教义,我们很难自己创造一种信仰,一个宗教。所以,信仰、宗教是人发现的、发明的。但我们人发现的、人发明的,不一定就是假的。而各种宗教存在了这么多年,其对个体的价值,进而承担的社会功能不言而喻。
神对个体的价值#
个体主义是一个事实,每个人都独立的存在着;但个体主义又是一个谬误,因为所有人都是一体的。每个人都独立存在,但又都是这个客观世界的一部分。
真正的神灵必须在个体之外,因为个体永远不可能把自己拉出泥潭。只有外力才可以让个体获得解脱。这便是明希豪森三难困境给我们的启发。但是如果是单纯的外力,也是不可以的。真正的神灵也必须在个体之内。只有个体本身是神灵的一部分,个体才可以被神灵的外力俘获,回归神的怀抱。
人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本身就是世界的一部分。如何处理个体与世界的关系?对立还是统一?其实两者兼有。神可以让我们与世界连成一体,成为一种和谐的存在。
让个体重新与世界合为一体,便是神的价值。
具体来说,神可以给人生一个终极意义。拥有了这个终极意义,人便拥有了乘风破浪的勇气。人是不能缺少希望的,希望是多么美好的东西。就像天上的太阳,神永远释放着自己的光和热。神并不是在给予人某些东西,神的存在本身就是给予。拥有这个慰藉,人就可以泛起淡淡的微笑,那种微笑是一种满足。就像高山滚石终于到达谷底,异化的欲望终于到达了尽头,疲倦的生命本能终于回归客观世界。
神对群体的价值#
人必然生活在群体之中,但不一定信仰群体;人必然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但不一定信仰客观世界。所谓信仰,并不是臆造,而是一种事实。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与群体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这样便是信仰。
群体与个体的关系,这句话很空洞,但是如果换成公平正义、自由秩序就更好理解。所有这些价值,都表达着人们对于世界的期许。但是这种期许总会落空,因为这是个残酷的世界。而认识到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则是以一种更客观的视角重新理解期望,重新获得个体与群体的统一。例如,任何正义的实现都是很客观的事情,它都需要个体权力的平衡。个体权力是个体与世界直接沟通的关系,也是我们完成期许的一切前提。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客观看待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之后,我们就会重拾对群体的信仰。虽然这个世界是悲剧,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重新欣赏这个世界的美。
个体权力本身,就是我们重新与群体建立联系的过程。个体权力则是我们的意志重新与群体融合的过程。所谓神力,从来都不是虚无的幻想;所谓信仰,从来都不是无法证实的自慰。相反,无论是信仰,还是神,都是无比客观的事情。我们祈求神灵保佑我们五谷丰登,祈求上帝给我们公平正义,这些都不是虚妄。而是通过这些行为,我们可以更加接近我们的目标。信仰之所以伟大,是因它有力量。
那么神对群体究竟有什么价值?神沟通了个体与群体。神不是万能的,神是客观的。我们只能做规则允许的事情,而不能做规则无法允许的事情。客观主义就是我们重新与神沟通的方法,个体权力就是我们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
试想,这桌子上有一瓶矿泉水,我却可以将其举起,这难道不是神力吗?
试想,有一个人很饥饿,我却可以给其一包方便面,这难道不是神力吗?
试想,一个人要杀死我,我却可以随时扣动手中的扳机,这难道不是神力吗?
无论是神对个体的价值,还是对群体的价值,都是我们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尊重客观世界的规律,就是最神圣的祈祷。
神的替代#
中华文明的 “三个唯一” 是:一、第一代文明中,唯一不曾中断、延续至今的;二、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唯一没有信仰的;三、没有信仰的文明中,唯一具有世界性的。—— 参看《易中天中华史》之总序《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什么是信仰?信仰就是对超自然、超世俗之存在坚定不移的相信。这里面有三个条件:第一,相信;第二,坚决相信;第三,相信的对象既不属于自然界,也不属于人类社会,这就叫超自然、超世俗。——《易中天中华史 | 两汉两罗马》
信仰的客观性#
在客观主义看来,无法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东西就是超客观,是没有意义的。而信仰本身就在客观之内。承认客观之外的神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无法影响客观世界,只有客观之内的才可以影响客观世界。那样的神,必须以客观世界为依托。最全能的神也即客观世界本身,才是真正的神。所以 “超自然、超世俗” 的定义本来就在客观之内,如果在客观之外,那么这个概念就毫无意义了。
神的替代的目的#
中国人是没有信仰和宗教的。所谓神的替代,便是在解构神的基础上,重新寻找一套替代信仰功能的方法。本篇或许无法完全替代信仰的功能,但是这将是客观主义的巨大胜利。本篇无法让社会获得信仰的功能,但是可以让一部分人获得信仰的功能。
无信仰者的弊病#
无信仰者并不一定绝对会有这些弊病,以下只是以国人为例的一些简单列举。以下不讨论宗教的社会组织,仅仅是一些思维层面的差别。
实用主义#
中国人最讲究实用。实用主义和客观主义有相似之处。实用主义认为实用的东西是客观主义认同的的。民主制度好,那我们就引进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好,我们就引进社会主义。怎么好用怎么来。但实用主义是短视的。实用主义是保留实用的东西,扔掉不实用的东西,但如何区分实用与否?这是一个问题。客观主义则不同,不用固化的思维看世界。而是保留一丝可能性。随时否定自己的观点。自己判断不了的事物未必不好用。
就像祈祷,很多人认为祈祷是没有用的。其实祈祷是有用的。祈祷首先可以改变自己,然后可以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世界。祈祷作为一种仪式,可以传递善意,让群体受到感染。
敬畏之心#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句话我们经常提到。但 “信则有,不信则无。” 所以,对于无信仰者,如何约束其道德呢?如何让人有底线?
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对的,是一种实用主义的思维方式。客观主义则会问,究竟有神明吗?敬畏之心对个人有什么价值?
宗教摆出神灵作为一切道德的基础,这样可以提高一些道德底线,但是 “上帝死了”,精神荒漠。时代在呼唤一种真正的信仰,那便是客观主义。客观主义从不要求大家相信,只需要尽可能地追求真实,探察真相。
人会不会死?很多人正是因为人会死,才会肆无忌惮地破坏世界。客观主义认为人是不生不灭的。第一,从来没有死人告诉我们他们死了。死人不会说话,没有人去过地狱,也没有人告诉世界说他们死了。第二,世界是客观的,人也是客观的。人的思维依赖一定的条件,只要满足了这个条件,人就可以重现于客观世界。如果死亡后无意识,那么只要满足一定条件,人就可以复活,就像科幻小说中休眠舱。如果死亡后有意识,那么人更是不生不灭的。
既然人是不会死的,那么我们应该以另一种态度对待自己,对待别的生命。
没有终极方向#
无信仰者有很多明确的方向,比如赚钱,吃饭,睡觉。但是却没有终极方向。很多时候,终极方向并没有用,因为这个大部分人的生活是很明确的。每天想着拯救世界,回归神的怀抱也没什么用。但因为大家都相信神,相信这一不可撼动的方向,在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终极方向可能提供转机。
终极方向,是一种非常不实用,但是非常必要的存在。这可以理解为变数。
谦抑保守#
重视信仰,有敬畏之心,有终极方向,有信仰者整体呈现出一种谦抑保守的状态。这是客观主义需要的。
客观主义作为信仰的局限性#
神的解析,即用客观主义来解析神灵。传统的神是超自然的,但是超自然并不是超客观,所以仍然可以用客观主义去解释。
“客观神”,“群体神” 的概念,相比于 “超自然” 的神,更合理,也更容易被信仰。但是客观主义的信仰,永远都不像传统一神教的宗教信仰。因为一神教更加神秘,而客观主义一点都不神秘。客观神更加不神秘。所以,客观神无法获得 “虔诚” 的信徒,而且客观神也不需要虔诚的信徒。更重要的是,客观神没有宗教组织,但是基督教具有宗教组织。教会在推动社会革命中也起到了很多作用。
所以,客观主义不可能取代宗教,一旦选择真实,就无法虔诚。或者说无法获得那种盲目的虔诚。宗教本就是人创立的,难免出现错误,所以理应重新以真实的态度去重新思考。客观主义作为信仰的局限性,正是其优点。
小结#
神是可以存在的,神是客观的,神是可以被理解的。用客观主义解析神是本篇的核心方法。客观神、群体神的概念,其目的就是让无信仰者能够理解宗教。替代宗教功能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所以神的替代只是一种尝试。文章就像脚手架,不可能完美,但是足够有用。